《被討厭的勇氣》它副標題是︰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我們不必對於畢生研究人類及其潛能的阿德勒學派深入剖析與了解。但就書本所闡述的義理和自我開發的啟示作用,卻是值得摘取與效法。本書乃藉由一位年輕人和哲學家的對話,把生命存在的目的、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理念和距離,做一次深入的辯論。它開宗明義就說︰「人是可以改變的、世界是無比的單純、誰都能獲得幸福。」如果我們把時間分成三個段落︰過去、現在與未來。那麼人並非受制於過去的原因而行動,而是朝向自己決定好的目的而行動。所以,他說︰如果過去決定了一切,過去又無法改變的話,那麼活在此時此刻的我們,對人生就完全束手無策了。過去已經過去,對現在的行動沒有一點作用,倒是現在的即時行動卻可以決定未來的結果。所以,他說人是可以改變的,是決定於你對自己過去經歷的詮釋,和對自己將成為甚麼人而所採取的行動。我們經常在報章雜誌上看到一些弱勢家庭出身的青少年在課業表現上得可圈可點,那是因為弱勢不會讓他自暴自棄,也不能決定他的未來,未來的成就就決定於你現在一點一滴的努力。
為了證明人是可以改變的,他同時舉一個憤怒情緒的例子來說明一個人的行為表現,完全受制於你自己的決定。事情是這樣︰有一天,一位母親和女兒拉高嗓門在吵架,突然間電話響了。母親匆忙地接起電話,聲音聽起來還有點生氣,可是打電話來的是女兒學校的班導師,一察覺到這件事,母親的聲音和語氣立馬變得很有禮貌,雙方客氣地聊了五分鐘左右才放下話筒。就在瞬間,母親又變了一張臉,繼續對女兒破口大罵。
憤怒的情緒,不過是表達你想讓對方屈服於你的工具和手段,但一個人的涵養與修為,卻會因為你的憤怒而顯得蕩然無存,理直不一定要氣壯,語氣和緩,以理服人,一樣可以傳達你的想法。我們每一個人對自己的人生都有絕對的詮釋權和決定權,如何選擇與決定自己的未來,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被討厭的勇氣》不是鼓勵我們去吸取被討厭的負向能量,而是告訴我們追求生命核心價值過程中,若有任何的阻礙和不被歡迎,我們都必須用豁達的心境和堅定的意志去面對、完成這樣的使命。祝福每位同學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命核心價值,並且能無怨無悔,腳踏實地的瞿完成。
【勵志格言】一生受用不盡的 10 個生命氣質
1.耐心傾聽(真誠)
傾聽真的很重要!如今的很多人大多缺乏耐心,容不得傾聽別人的解說,總希望自己說的才是最準確的、最有道理的,其實很多情形下自己考慮的會有很多的片面性。
2.勤快閱讀(知識)
勤,是要有閱讀的習慣,要學會零星時間閱讀、要在遇到各種困難時堅持閱讀;快,是有較快的閱讀速度有獲得新閱讀信息的能力、有即時與同伴交流閱讀心得的能力。閱讀,不只是書本,首先是對艱深文本的閱讀,也包括對網路信息的閱讀,還包括對各種身邊真實信息的關注等。沒有勤快閱讀習慣就不會有持久的發展力!
3.可以與任何人溝通(和睦)
沒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就無法深入現實社會,也就會失去很多個人發展的機遇。就是在實施家庭教育中,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溝通也顯得尤為重要。
4.會寫(智慧)
沒有良好寫作能力是很難在現代社會中謀求理想的職業發展機會的。寫作能力也是一種很好的表達方式與宣傳方式。
5.自己能解決生活問題(能力)
很多孩子沒有生活的本領,不會煮飯洗衣,不會換輪胎,不會換燈泡,不會油漆家俱,這不是高貴的表現,是不懂得照顧自己和不會動手做事。獨立面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現代社會每一個人必須具備的生存能力,也是個人面對生活和職業所必須具有的基本能力。
6.嚴謹的性情(信實)
嚴謹的品性是與人交往、受人尊重、讓人欣賞的最基本的人品。現在的真實情形是,講究嚴謹、在乎嚴謹、堅持嚴謹的人或許愈來愈少,但能夠始終嚴謹者就是時代的佼佼者。
7.懂得彼此尊重,懂得自我批評(仁愛)
「敬人者人恆敬之」。只有尊重別人,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
8.環保的觀念(節制)
要留給下一代一個完好的地球。其實,如今很多有錢、有權、有勢的人在滿足個人生活舒適的情形時,常常是不顧和忽略“環保”概念的。比如,裝修一間房屋你使用了多少木材,那樣對人類的未來會帶來災難嗎 ?配置家庭影院、音樂中心時,你考慮過播放時的分貝會干擾鄰居、帶來噪音污染嗎?吃各式食品,特別是品嘗野味時,你想過哪些食品的原材料是應該控制和保護的呢?
9.教育並培養周圍的人(仁愛)
不僅懂得自己學習、自己閱讀,而且會帶動和影響身邊與周圍的人們共同學習,這會給自己的不斷學習、深入學習營造一個理想環境,學習漸漸地會在自己的周圍被更多的人所認同。
10. 與外界友好地接觸(謙卑受教)
善於接受外界世界,善於接受嶄新的事物,善於發現和學習新東西並且不斷去接受它,這在現代社會是很重要的一種能力,也是社會進步的重要表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