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1日 星期日

雙「ㄩㄢˊ」智慧(2014.12.05)


 我記得在國教院儲訓期間,院長吳清山先生(現任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署長)說過的一句話︰「在工作崗位上、在為人處事上、在自我修為上,尤其未來當了校長後,都必須以『廣結善緣、事緩則圓』作為我們面對、處理人、事、物時的最高指導方針。」廣結善緣、事緩則圓的雙「ㄩㄢˊ」領導智慧,確實給了我們無論在職場或個人修為上的一種崇高箴言。

    人際關係猶如銀行的存摺,一種友善、包容、體諒與尊重是累積存摺數字的關鍵,而抱怨、不屑、鄙視和輕忽卻可以將存摺的數字不斷流失。就現實面來講,有人說廣結善緣是累積人脈,擴充資源的管道,而實際生活際遇,我們不知道何時會用到這本存摺的款項,而一但有需財孔急,卻發現存摺沒錢了,我們只能自求多福了。當然,廣結善緣不能以單純的現實面來看待,他更深層的意義則是代表一個人的品格、品味、品質和品牌,而四品所展現的是人的氣度與氣質,是一種不忮不求的風範,也是一個人最具價值的層面。

    而事緩則圓的意思,不是在面對事情時所表現出來的推、拖、拉。緩則思慮縝密,緩則安頓情緒,我們要經常告誡自己,一個意見相左發生時,要謹記在心的是︰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情緒上的非理性決定,所引發的後續效應,往往要花更多、更大的力氣去解釋和溝通。

    雙「ㄩㄢˊ」智慧的修養,往往要透過不斷的摩擦、反思、再精進的歷程,方能展現涵養。同學們也許會認為這樣的意義太深奧而無從理解,但是,只要你平時做到尊重別人,不冒犯師長,待人謙和有禮,講話不爆粗口,不做違背良心的事,大致上你也具備了雙「ㄩㄢˊ」智慧。

 

【智慧箴言】 

廣結善緣

1.有什麼觀念,就有什麼行為;有什麼行為,就有什麼習慣;有什麼習慣,就有
  什麼性格;有什麼性格,就有什麼命運。
2.對長輩謙虛是本分,對平輩謙虛是修養,對晚輩謙虛是高貴,對所有人謙虛是
  安全。
3.廣結善緣,圓融的人際關係(EQ):最偉大的溝通技巧,就是尊重別人的意見。
4.建立好人緣的「五心」:誠摯心、寬恕心、同理心、助人心、感恩心。建立好
  人緣的「五好」:心地好、態度好、表情好、言語好 、行為好。
5.心懷善念,日日是好日,和睦鄰里,處處是淨土。
6.願意聽人傾訴,以同理心「感同身受」,給予關懷、讚美、體諒。 

增進「生活智慧」

1.「滿招損,謙受益」、「活到老,學到老」,不斷學習新事物,充實活力與智慧,
   也贏得大家的敬愛。
2.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風吹柳動,未見柳折。忍得一番橫逆,便增一番氣
  度。
3.千金難買早知道,後悔沒有特效藥;經驗能教人聰明,吃虧能教人謹慎。挫折
  可以使自己成長。
4.認識別人容易,認識自己困難;為自己著想容易,為著別人想困難。
5.討盡天下便宜,就要上盡天下當;做盡天下好事,就能享盡天下福。
6.學得一分癡呆,多一分快活;學得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
7.安詳是處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謙退是保身第一法,灑脫是養心第一
  法。
8.真正的快樂,不在於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
9.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心隨境轉則煩,境隨心運則喜。

 做好「情緒管理」
1.緣好或不好,不完全靠天生條件或家世背景,根據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個
  人優點,往往成為影響人際關係的阻力,平庸缺陷反而是最大助力。
2.與人相處,平平淡淡;與人共事,和和氣氣;平淡則能持久,和氣則能永樂。
3.「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菜
  根譚)
4.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菜根譚)
5.做一個心理健康到處受歡迎的人:柔軟、親切、樂觀、幽默、堅強、熱忱、耐
  煩、關懷、圓融、積極、知足、自信、開放、喜悅、平和。
6.避免做一個不受歡迎的人:易怒、急躁、固執、焦慮、 激動、不進取。
7.樂莫大於無憂,苦莫大於多欲,富莫大於知足,貧莫大於貪婪。
8.學問使人謙虛,無知使人驕傲;虛心使人高貴,自負使人膚淺。
9.忍一句,禍根此處無從生;饒一著,切莫與人爭強弱;耐一時,火坑變成蓮花
  池;退一步,便是人間修行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