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1日 星期日

讀書樂(2014.12.27)


    這個禮拜二收到教育部在「國民中學教師閱讀教學增能計畫」裡所編撰的兩本冊子︰《閱讀策略融入國中社會領域教學實例》和《閱讀策略融入國中數學領域教學實例》,這幾天撥空翻閱後發現,原來閱讀教學也可以這麼做。長久以來,我們一直有「閱讀教學」是語文領域教師責任的刻板印象,但是,仔細看來,不管那個領域,只要我們透過重新設計的文本,多一點不同的教學策略,其實,閱讀素養的培育是無所不在的。
    記得過去求學過程中,最令人害怕的是數學的應用問題和物理、化學的冗長敘述,原因是看不懂文字所要表達的意思。所以,有時候數理表現得比較弱,不是因為演算本身的問題,而是看不懂題意而不知道如何解題?因此閱讀能力不僅是語文課程的學習主體,更是所有學科學習的鋪墊。
    在《翻轉教育》的<「閱讀」到「思考」>這篇文章中提到︰近十年來,最能影響全世界教育改革的「評量」,應該是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每三年大規模舉辦的測驗︰PISA。六十幾個國家參與,涵蓋九成的世界重要經濟體。目的是在評估時十五歲青少年的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世界各國在制定、調整教育政策時,都以PISA成績作為重要參考依據。因此,「閱讀素養」成為國際上評估一國教育競爭力的關鍵衡量指標。甚至香港已將「從閱讀中學習」,列為所有課程改革的關鍵項目,拿到PISA評比第一名的上海,也早在十幾年前所進行的課程改革,讓課堂透過長篇有意義的文本,導引師生間的討論與提問,讓教室內學習的重點,擺脫填鴨式的教學陋習。根據一項PISA縱向追加拿大三萬名十五歲學生長達四年,分析讀寫能力程度與接受高等教育的關係顯示︰扣除性別、母語、居住地點、父母教育程度及家庭收入等外在因素後,十五歲時具備第二級讀寫能力的學生,到十九歲接受高等教育的機率是第一級學生的二倍;第三級學生是第一級的四倍;第四級學生是第一級的八倍;第五級(最高級)學生是第一級的十六倍。這個研究告訴我們,由閱讀讀寫能力程度高低,可以明顯預測未來發展。同時也指出,如果學生在十五歲之前無法具備進階讀寫能力程度,未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是相當不樂觀的。
    所以,當世界各國都把閱讀素養視為21世紀人才最需要具備的關鍵能力時,身為教育工作者,更是責無旁貸地要將閱讀素養作為我們培育下一代的首要目標與重任。

   

【小品文選讀】你要多一個敵人?還是要多一個朋友?
    在奧地利靠近阿爾卑斯山區一個牧場。主人飼養許多小羊。
牧場隔壁住著一位已經退休的鄰居,閒來沒事就開著帶著一群獵狗外出打獵。
    不打獵的時候,這一群兇猛的獵狗就被關在庭院裡的柵欄內。
但是,小小的柵欄根本無法攔住這些壯碩的獵狗。所以,它們經常跳過欄柵,襲擊牧場的小羊。
    不勝其擾的牧場主人,數度登門拜訪,懇求這位退休的鄰居把獵狗關好,但鄰居似乎總當耳邊風。
口頭上答應,可沒過幾天,他家的獵狗又跳進牧場橫衝直闖,咬傷了好幾隻小羊。
    牧場主人實在忍無可忍,最後,尋求鎮上的律師協助,一狀告上法院。
    經驗豐富的老法官在開庭前,私下和牧場主人溝通:「按照法律規定,你是對的。我可以處罰那個獵戶,當然也可以發布法令讓他把狗鎖起來。」
   「不過,從此以後,你就失去了一個朋友,多了一個敵人。你是願意和敵人作鄰居呢?還是和朋友作鄰居?」 老法官問他。
    牧場主人回答:「當然是希望和朋友作鄰居。」
    「那好」老法官說:「我給你出個主意,你只要按我說的去做。不但可以保證你的羊群不再受騷擾,還會為你贏得一個友好的鄰居。」
    牧場主人按照老法官的建議,在回到家之後,挑選了隻最可愛的小羊,送給鄰居的個兒子女兒。
    看到潔白溫順的小羊,鄰居的小朋友們如獲至寶,每天放學都要在院子和小羊玩耍嬉戲。
    看見自己的小孩如此喜愛小羊,因為擔心自己的獵狗傷害到小孩們的小羊,鄰居於是定做了個大鐵籠,把獵狗結扎扎實實的鎖了起來。
    從此,牧場主人的羊群再也沒有受到騷擾。
    為了答謝牧場主的好意,喜歡打獵的鄰居開始送各種野味給他,牧場主也不時用羊肉和奶酪回贈。
    漸漸地兩人成了好朋友。
    要說服一個人,最好的辦法是,為他著想,讓他也能從中受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