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偉大的城市,不在於它宏偉的建築,而在於這座城市所締造與傳承的文化。所謂文化︰它是一種複合性的整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作為一個社會成員的人所習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習慣,簡單的說,就是人文素養的展現。人文素養的確是構築偉大城市的必要條件,這個城市的優雅與友善,就在於市民所展現的尊重與理性、關懷與包容。
上禮拜有機會到大陸杭州參訪,看過的樣板學校暫且不說,就城市的面貌及人民生活的型態頗有感觸。這是第三度來到杭州,前二次(約15年前)來的時候,猶能感受這千年古都所散發濃濃思古之幽情,但隨著大陸經濟蓬勃發展,浙江省也被列入經濟發展重點區域,從參觀阿里巴巴科技園區可以看出,十年內杭州即將成為大陸第一座未來科技城市,其開發規模之大約為台灣面積的三分之一(113平方公里)。我相信這偉大的建設工程可以在短短的十年之內完成,因此,大興土木景象處處可見,尤其地鐵工程圍籬綿延數里、高樓大廈林立如叢林、繁忙交通更是川流不息,這種種跡象,隱約看出杭州城即將成為國際城市的行列。但是,令人惋惜的是,城市居民的偉大情操遠遠被拋在千里之後,喇叭聲此起彼落、電動車橫衝直撞、行人與車爭道、機車自行車隨意擺放、街坊垃圾滿天飛揚、公共場所不僅高談闊論還煙霧繚繞、窗台掛滿衣物如萬國旗,市容景觀大受影響、…。
1978年大陸開放改革至今,少說也有30幾年了,宏偉的城市建築不斷地擴張,但是,城市的歷史在改寫之際,深植人心的陋習文化卻絲毫沒有因為城市的改變而有所進步。回想1983年台北從鐵路地下化工程開始到今年最後一條捷運線的完成,也花了30幾年的工夫,但是台北市民的友善、關懷、包容與尊重,卻是令人備覺溫馨。城市所呈現的外觀也許是一種經濟勢力的狂放與傲慢,但是缺乏人文素養的城市,猶如土紳劣豪,只有霸氣,看不見豪氣。
記得高中時候為了髮禁問題跟教官爭得面紅耳赤,後來班導師講了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髮型固然可觀,重點在頭髮底下的東西。」是的,頭髮底下的東西才是決定一個人或一個城市的偉大。
【勵志文選】
控制情緒的練習─不闖紅燈
相信絕大多數人遇到紅燈,只要左右沒有來車,就會闖過去吧!或是將紅燈設在很少車輛行經的窮鄉僻壤、深夜寂靜的街頭、感覺沒有必要設置紅綠燈的地方等,即便紅燈亮著,絕大多數人也會無視它存在,貿然闖過。
有時甚至原本一群乖乖等待的人中,只要有其中一人闖紅燈,其他人也會跟著闖過去,就好像有一個人這麼做了就「隨便啦」的心態。但是,我絕對不闖紅燈。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四九比五一定律」?
意思是說,我們心中隨時都有兩股力量在拉鋸,這兩股力量勢均力敵,但通常都是在五一比四九的時候分出勝負。
現在經常耳聞公司或個人發生監守自盜的舞弊事件,但經過調查後會發現,這些犯案的相關人員很少是在一開始就打算做壞事,他們不是一開始就心懷不軌而沒有絲毫良心,都是在惡心佔五一、良心佔四九的拉鋸迷惑中,鑄下的不幸。
人只要一缺少向善的心,壞的念頭就會佔滿心頭。正因為人類是如此脆弱的生物,所以更需要鍛鍊我們的良心,不讓惡心有機會長養。因此,我把不闖紅燈當作長養「善」心的訓練。
但除此之外,其實還有另外兩個重要理由。
一個是要當孩子們的榜樣。孩子是肩負未來社會的重要寶貝,我很擔心孩子們看見大人闖紅燈,也有樣學樣,看到沒車就想闖紅燈,造成什麼無法挽救的閃失。
最後一個理由很單純,我希望我的人生是有餘裕等待紅綠燈的人生。不管是做出「生氣」、「不生氣」的判斷,或者「沮喪」、「不沮喪」的判斷,都沒有人打從一開始就是百分之百的「生氣」或是「沮喪」,都是在五十的前後拉鋸,當「生氣」佔了五一,「不生氣」佔了四九時,便動了怒。人心就是那麼微妙。
不闖紅燈也是控制那細微差異很好的訓練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