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禮拜四下午,由社會科領域教師們合力創辦的智慧鐵人賽,讓九年級同學們參與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學習活動。其實,學習不單是課堂上的講授與抄寫,學習應該是「落花水面皆文章」、更是「四時佳興與人同」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管戶外、室內,或人際互動都是我們學習的機會與題材,所以,走出課堂,只要我們願意打開心窗,外面五花八門的世界,都是我們學習的對象和自我成長的機會。
這個活動讓我想起了「集體智慧」這個名詞,它的主要意涵是︰單一個體所做出的決策往往會比起多數決的決策來的不精準,集體智慧(集體智能)是一種共享的或者群體的智能,以及集結眾人的意見進而轉化為決策的一種過程。它是從許多個體的合作與競爭中所湧現出來的。
所以,集體智慧所產生的力量絕對高過於個人閉門造車的效益。同學們都參與過班際拔河比賽、跳大繩、大隊接力、足壘球,甚至於合唱、直笛比賽,這種團體運作模式的競賽,都是靠著集體智慧的醞釀與創作,才能展現出最好的一面,勝負、輸贏是必然,但是集體智慧創作過程中最令人珍惜的莫過於彼此的尊重與包容。
我要感謝所有社會科領域的教師們,從「社會領域學習護照」的編撰、智慧鐵人題目、影片的蒐集和整個活動的設計、進行,都展現了集體智慧的光芒與效益。然後,看著同學們在台上對題目的審視、反應、討論和決定,都充分表現對活動的投入與信心。所以,學習從來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只要用心、細心、專心,加上耐心、信心和虛心,我們依然可以在快樂歡喜中獲得學習與成長。
【好文欣賞】 懂得付出的人最幸福
有一句話說:「不能實踐在生活中的信仰,就不是信仰。」
如果你天天燒香拜佛、虔誠禱告,卻不能對身旁的人付諸一點關懷行動,那麼,你所做的一切又有什麼意義?
從前,有個富貴人家的太太,經常帶著許多雞鴨魚肉到廟裡求神,希望神佛能夠保佑她以及她的家人。有一回,廟裡來了一位智者,看見富太太的行為,就趁著富太太不注意的時候,把她帶來供奉神明的大魚大肉,分送給廟門口的飢民,接著,又把廟裡的神像全部砸爛。
不久,富太太發現自己帶來的供品不翼而飛,只剩下滿地的神像碎片,感到非常訝異,問智者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智者解釋說:「這些神像為了搶奪妳供奉的食物,爭得你死我活,最後同歸於盡。」
富太太生氣地說:「你分明是在睜眼說瞎話,這些神像是泥塑的,怎麼可能打架?」
「這就是了!」智者不慌不忙地說:「這些神像是泥塑的,又怎麼會吃你帶來的食物
呢?」
說完,智者示意富太太往廟門外看去,富太太看見那些飢餓的遊民們拿著她帶來的食物喜悅滿足地吃著,頓時豁然開朗。
可不是嗎?如果我們不能愛人,又哪來的能力去愛神?如果我們不能為身邊的人付出些什麼,又該拿什麼去獻給上帝、神佛呢?
我們活著,就是為了給予。一個人富足與否,不在於他擁有多少,而在於他能給予多少。
不管現在你遭遇到的人比你有著更嚴重的麻煩、更難走的道路、更痛苦的經歷,而你能做的,就是去分擔他們的痛苦,給予他們全新的盼望。
只有當你成為一個給予者,才能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一旦你願意把愛分送出去,不但能夠自得其樂,還能自得其福。
因為,福氣不是祈求,而是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