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在公司裡,每位員工有完成工作的責任;在家裡,家長有教養孩子的責任,孩子也有協助做家務的責任;在學校裡,學生有準時上學及完成作業的責任;在社會裡,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遵守交通規則和愛護公物的責任;在社交方面,朋友之間有守信用和準時出席活動的責任……。而責任感就是一個人能夠認知和認同自己的責任,並將之付諸實行的動力和決心。
但是,「知易行難」的生活實踐一直是我們想要去突破的障礙。大家都知道馬路如虎口,偏偏就有人要超速、闖紅燈,就有人貪圖方便橫闖馬路,每天在校門口看同學們上下學,都會令人感到驚心動魄,所以,遵守交通規則是責任感的表現;維護校園環境的整潔是大家共同的責任,但是就有人在打掃的時間裡群聚聊天,或手拿掃具當武器當場揮舞比招,就有人隨手丟棄垃圾破壞校園景觀;對父母、師長要有禮貌也是眾所皆知的道理,但是就有人喜愛頂撞師長、出口不遜,更甚的是:總會把髒話、口頭禪掛在嘴邊;完成作業、喜愛閱讀是當學生的本分,但是就有人作業遲交、不愛讀書;……
所以,能夠把知識道理融入生活當中,才是品德與責任最根本的實現。透過生活的言行舉止,常常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修為與涵養,因此,我們必需時時關注自己言行,讓每個人都能在和善體諒與關懷的環境中快樂學習。
學校、社區是一個可以表現品德與責任的實踐中心。所以,我們必須走出校園,體驗社會的責任感,養成為能動的、自主的、創造性的校外生活,發揮自己的專長,結合人群的需要,展開自我實現的人生觀。同時,在與社區接觸當中也可以獲取到各種資訊,進而鍛鍊獲取和處理資訊的能力;進一步可以從小就開始瞭解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
下面有一篇文章︰絕對責任觀,或許可以協助同學們了解責任觀的改變。
聽到「絕對責任觀」這個似乎十分沈重的名詞,不知您會有何感想?是出乎直覺地想離它遠一點呢?還是好奇地想一窺究竟?無論是好奇還是想閃避,請讓我先講一個故事給你聽。
30年前的南部鄉間,在阿康娶阿香的洞房花燭夜,才剛上床阿香就把阿康推開,阿康以為阿香害羞,沒想到阿香卻對阿康說:「你聽有什麼聲音?」情急之中,阿康那裡會分心聽到其他的任何聲音?氣的阿香只好大聲對阿康說:「是老鼠的聲音啦!有老鼠在廚房偷吃你家的米啦!」。
掃興的阿康,只好去廚房找老鼠出氣,打完老鼠回來,終於「一夜無話」。夜半,阿康朦朧中醒來,卻摸不到新娘子,一驚之下阿康睡意全消,立刻下床找阿香,結果在廚房找到了正在追打老鼠的阿香,阿康疼惜地問阿香為什麼不好好睡覺,阿香嬌嗲地抱著阿康說:「那隻老鼠好討厭哦!都一直要偷吃我們家的米啦!」。
一樣的月光,一樣的廚房,一樣的老鼠,一樣的米缸,但是裡面的米卻從「你家的米」變成了「我們家的米」,為什麼會這樣呢?
只因為阿香開始有了「絕對責任觀」。任何工作其實沒有絕對的好壞,不然為何上個月才被某甲棄如敝履的一份工作,會讓繼任的某乙當成一顯身手的好頭路呢?
在人生職海中,有一些人總是在「找」一份好工作,結果似乎總是找不到,為什麼呢?因為如果真的有那麼好的工作,那麼目前擁有這份好工作的人,為什麼要將這個寶貴的機會讓出來呢?。
慢慢地,會思考、肯反省的人終於領悟了一個真理--「好工作不是被找到的,好工作是在歡喜中做到的」,「絕對責任觀」就是讓我們不再尋覓只求歡喜的洞房花燭夜,在那一刻我們歡喜地委身(Make Commitment ),全心的投入(Take Ownership),結果我們就會自然擁有一米缸「我們家的米」。
工作沒有絕對的好壞,而是看我們用什麼方式去面對,如果我們只想「混口飯吃」,那麼工作就只是混來的一口飯,但是工作也可以變成一米缸「我們家的米」,只要我們開始學會用「絕對責任觀」來歡喜地擁抱工作。
聰明如你,何不就把現在的這份工作昇華成人生的大事業呢?
有一個人到一家大公司應徵公關經理,公司要錄取的名額只有一個,想不到報名者竟然出乎意料之外的多,經過激烈的層層考試與關卡的篩選。最後,他終於接到面試通知單。
想不到,輪到他進入董事長室時,他竟然在董事長的面前摔了一跤,並把手中的資料撒的滿地,只見他從容不迫地,一一撿起來,並微笑地走到面試官的前面坐下。
果然不錯,董事長劈頭第一個問題就問他,你覺得這樣的事情會影響你的面試成績嗎?
只見這個人微笑著回答:在人生的旅程中,時常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衝擊著我們,而這些打擊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端看我們是以何種態度去面對,因為不同的態度,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通常我都會以從容、積極、正向的態度去面對,只要盡了力,我就不太在乎結果是怎麼樣。如果,太患得患失,反而無法將真正的實力展現出來。
更何況,有很多事情的結果,並無法操之在我。就像今天這件事情的成績是操之在董事長的手中,所以,會不會影響我面試的成績,應該是要問您,其實,這也是我想問的一個問題!」
不久後,他接到了錄取通知單,董事長的評言如下「你是一跤摔進本公司。」意思是說,因為,你摔了一跤之後應付得當,才被錄取。
所以,如果沒有摔那一跤,說不定還無法展現出你的危機處理能力,而讓董事長欣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