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的成果莫不展現於同學們平常的生活實踐。10月07日(二)晚上學校召開本學年度家長代表大會,許多家長說出了他們為什麼會選擇安溪就讀的原因,其中有一項很值得與全校師生們分享,他說︰「我們之所以會選擇安溪就讀,是因為學校的生活教育做得很好,一進校門看見乾淨的校園,我就知道學生的生活教育表現得很好。」沒錯,乾淨的校園是生活教育的指標,同樣道理,我們若有機會到他校去參訪,一個映入眼簾的是青青校樹、是灼灼其華、是往來井然有序、謙謙有禮的屏幕,我們必然肯定這所學校能帶給同學們的是優質的影響與學習。所以,如果每個人認同這個學校,自然就會愛護這個學校,不去破壞它,更會珍惜這個學校所產出的所有榮譽。因此,每個同學都肩負著校譽榮辱與否的使命。每天一進校門,你的微笑就代表著一個求知的渴望;一句禮貌的問候,就象徵著溫馨友善的呈現;負責認真的態度,就證明有自我要求的期許。聰明如你的同學們,維護學校的榮譽是我們共同的目標,然而在達成目標的同時,也需要您個人的精進與修為。
但是,事情完善之前總會有令人為之嘆惋的行為發生,也就在本週學校接獲附近民眾舉報,有同學在八安橋下的翠堤聚眾嬉鬧,破壞公物,或在民宅巷弄吵鬧喧嘩,還做出不該有的行為,為數雖不多,但少數幾位同學的不檢行為,已嚴重毀損學校的名譽,造成附近居民對學校負面觀感,實在令人遺憾。校規處理只能治標,同學衷心悔悟,痛改前非才是治本之道。
《禮記‧大學篇》「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他的意思是說︰每個人的言行舉止,都是在十隻眼睛看著,十隻手指指著,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檢視,這難道不令人畏懼嗎?財富可以裝飾房屋,品德卻可以修養身心,使心胸寬廣而身體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其實,這也是最考驗人的一課,就是「慎其獨」,
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需要謹慎小心,不可隨意造次。所以,從這樣的情況來看,同學們穿著制服,更是明顯地呈現在眾人眼前,在校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對學校評價的指標,言行就不可不慎。
前年教師節我曾經用一副對聯來形容安溪的風景︰「安靜歲月,琅琅書聲,喚起亙古不變青春;溪水飛泉,涓涓長流,澤被天下千萬桃李。」我想,這樣優美的風景要不斷湧現,就需要我們共同努力營造。
【佳文欣賞】生活不是大眼瞪小眼...(分享)
時光悠悠然,許多未曾見,向前的人生沒有什麼固定的規劃,只是掌握了當下突破煩惱的辦法,讓生命充滿一種活力和信仰、理解與體諒,許多努力沒有半途而廢,如此活出生命的品質。
不管你用到什麼辦法,也不可能避免到煩惱的干擾,與其去挑剔煩惱的困擾,不如從內心深處去認識這些煩惱的必然性,生活中缺乏不了那些瑣瑣碎碎的困擾,它是生活的一種提醒,甚至是一種反省,就把它當作一種一路同行的聲音,不必要覺得痛苦。
生活的禪法,是一種從容的生活態度,或者理解為面對生命中得失、榮辱、愛恨、沉浮的一種心理素質,誰也不是生活的旁觀者,不要埋怨幸福多麼遙遠,向著幸福跑過去,或者幸福已經跑遠,但是你把幸福放在心底。
內心充滿信心,許多事情才不至於更糟糕,人生當中的那些不如意,是一種考驗,也是一種學習,這世間最大的不足是自己的不足,認識生活和命運缺乏客觀和寬度。時光流轉,世事變遷,不必要感歎失去了什麼,還是那句老話,無可奈何花自落去,似曾相識燕已歸來。
生活在經過的世界,哪裡自在,哪裡糾結,哪裡安寧,哪裡遺憾,世間這一切能抓住的到底有多少,又何苦為那些抓不住的去傷筋動骨,你的世界,是你經過的世界,它的含義需要一種清醒,心地載不動許多的負擔,放下才是創造新生活。
人生這一場,無明的追逐,煩惱的困擾,把生活活得越來越複雜,越來越遠離了生活的真味,生活的真諦在於心底的寬度,在於生活的適度,在於胸懷的大度,本來是草根,也不是貴人,何苦活一場貪著的病態,能多簡單就多簡單,大眼瞪小眼的去簡化,不是日子不會過,只是珍愛著生活。
生活的真諦就在於勇敢的面對生活,莫怨命運誤了誰的前程,那些跋山涉水的苦苦追尋只是差了幾分回頭是岸的勇氣,既然哪裡都可以尋找,怎能忽略心地?人活的就是幾分心態,心裡不忽略幸福,從頭到尾都是幸福,不問來處,不問去處,不心酸就是好活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