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

《閱讀》是一輩子的事(2012.10.05)


    最近讀了一本書:《閱讀》是一輩子的事。由天下文化出版,集結了文字人、文化人、企業人、藝術人及教育人等不同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針對閱讀這件事情發表他們的生命歷程與心得。幾乎每個人都認為:閱讀終究是生命不可荒廢的人生功課。
    閱人閱事閱人生,讀山讀海讀群經。閱讀是汲取他人生命與智慧的重要途徑,更是和自己生命對話的最好方法。透過閱讀,可以涵養為人處事的態度與原則;透過閱讀也可以將我們的視野拉得更高、更遠、更遼闊。而他的終極目的就是透過不斷的閱讀,讓自己的生命獲得安適、快樂與幸福。
    書中牙醫師李偉文先生說:「閱讀是一個內向、資源少的孩子,擴大、豐富自己世界的最好辦法。」一個人一輩子只能活一次,也只能有一種屬於自己的獨特人生,唯有透過閱讀,從別人的視野中看見遼遠的世界,體驗不同的人生。前教育部長曾志朗先生說:「研究已經證實,經常讀書、思考的人和不讀書、不思考的人,境界有所不同。」他說:讀書的人到了一個新環境,知道如何去活動,去學習?讀書可以在書中發現許多機會,可以經常保持樂觀的態度去面對挫折;讀書也可以讓我們知道在甚麼地方,該做甚麼事?該說甚麼話?重要的是:讀書有了知識之後,會有自己的思考辨別能力,不會人云亦云,混淆視聽。總之,經常讀書閱讀的人,他的生活會有悠閒的寄託與調適,他的生命會有更精彩的演出。
    古人說:「開卷有益」只要我們肯翻開書本,文字中總會透漏驚奇的訊息,同學們不妨試試看,可以從報章雜誌的小品文開始看起,慢慢養成閱讀的習慣後,再去好好選擇你想看的書籍。我相信,透過不斷的閱讀,日積月累,你不但是飽學詩書、很有氣質的讀書人外,你的生命將會因為您廣泛地閱讀群書而有不同的展現。(2012.10.07)
 【小品文欣賞】

    194510月,男孩出生於巴西一個農民家庭。因家裡窮,從4歲起,他就得到街上販賣花生,但仍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上小學後,他常和兩個小伙伴在課餘時間到街上擦鞋,如果沒有顧客就得挨餓。
    12歲那年的一個傍晚,一家洗染舖的老闆來擦鞋,三個小男孩都圍了過去。老闆看著三個孩子渴求的目光,很是為難。最後,他拿出兩枚硬幣說: 誰最缺錢,我的鞋子就讓他擦,並且支付他兩元錢。那時擦一雙皮鞋頂多20分錢,這十倍的錢簡直是天上掉餡餅。三雙眼睛發出異樣的光芒。
    我從早上到現在都沒吃東西,如果再沒錢買吃的,我可能會餓死。一個小伙伴說。我家裡已經斷糧三天,媽媽又生病了,我得給家人買吃的回去, 不然晚上又得挨打另一個小伙伴說。男孩看了看老闆手裡的兩元錢,頓了一會兒, 說:如果這兩元錢真的讓我掙,我會分給他們一人一元錢!男孩的回答讓洗染鋪老闆和兩個小伙伴大感意外。
    男孩說:他們是我最好的朋友,已經餓了一天了, 而我至少中午還吃了點花生,有力氣擦鞋。您讓我擦吧,我一定讓您滿意。老闆被男孩感動了,待男孩擦好鞋後,他真的將兩元錢付給了男孩。而男孩並不食言,直接將錢分給了兩個小伙伴。
    幾天後,老闆找到男孩,讓男孩每天放學後到他的洗染鋪當學徒工, 還管晚飯。雖然學徒工工資很低,但比擦鞋強多了。男孩知道, 是因為自己向比自己窘困的人伸出援手,才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從此,只要有能力,他都會去幫助那些生活比自己困難的人。
    後來他輟學進入工廠當工人,為爭取工人的權益, 他21歲加入工會,45歲創立勞工黨。
    2002年,他提出讓這個國家所有的人一日三餐有飯吃的競選綱領, 贏得了選民的支持,當選總統。2006年,他競選連任,又再次當選總統,任期4年。8年來,他踐行達則兼濟天下的承諾, 使這個國家93%的兒童和83%的成年人一日三餐都得到了食物。而他帶領的巴西也從草食恐龍變成了美洲雄獅, 一躍成為全球第十大經濟體。
    他就是2010年底任期屆滿而卸任的巴西前總統盧拉。

【結語】

看一個人是否成功,不是看他贏過多少人,要看他成就多少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