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

做個快樂加水人(2014.04.25)


    陽光、空氣、水是生物存活的三要素,大地需要水的滋潤才能培育萬物,人也需要水的補充才能維持生命。「加水」是讓自己和他人共同倚賴生存的最基本行為。因此,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需要時時加水,才能讓人際關係的和諧與信賴獲得正向的發展。

    湯姆˙雷斯(Tom˙Rath)和唐諾˙克里夫頓(Donald O.Clifton)合寫的一本書《你的桶子有多滿?》正是說明「加水」這個動作的神奇力量。他說︰「每個人都有一個無形的水桶,水桶裡的水不斷增減,端視別人如何對待我們。水桶滿溢時我們會心情愉快,乾涸見底時則令人沮喪。」他又說︰「每個人也都有一支無形的杓子,當我們舀水到別人的水桶裡以言行為別人增添正面情緒也會讓自己的水位高一些;反之,如果你用杓子去舀別人的水亦即你的言行有損別人的正面情緒自己桶子裡的水也會跟著減少。

    情緒的擴散力量超乎想像,而且它是無影無蹤、毫無訊息、隨時隨地地出現在你我周遭。眾所皆知,人的生命歷程是在不斷累積自己的經驗,而通常都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去驗證別人的行為,這種主觀而且帶有批判的行為經驗,往往就是破壞人際關係的重要因素,俗話說「理直氣壯」,就是這種行為經驗的典型,若能「理直氣緩」不就可以化解人際互動不必要的誤解與摩擦嗎?

    作者在「致命的負面態度」一章中,以美國在北韓的戰俘為例,敘述「斷絕人際關係的支持情感」是令人放棄生存的終極武器。他們是透過一點一滴腐蝕士兵之間的關懷、信任、尊重與接納,創造出一個可怕的環境,所有的善意都毫不留情地被不斷耗損殆盡,最後每個人都在極度沮喪、恐懼的氛圍中如行屍走肉般地朝向死亡。

    我們多數人都不曾經歷過美國戰俘在韓戰時的遭遇,但日常生活中正面或負面的人際互動,必然會影響我們的感覺與行為。所以,「停止舀水(惡意的批評和指謫),多多加水(關懷、信任、尊重、接納、讚美與認可)」自然就成為自己和別人和平、快樂共處的最好行為。

    作者在本書中所強調的是︰正向思維、樂觀面對的神奇力量。每個人在他自己的生命旅程中必然都會遭遇到重大的挑戰。但是我們可以選擇不讓挫折左右自己的人生,面對困難時的態度與情緒狀態才是重要的,積極強化自己的優點可以提供緩衝的力量,不至於被困境所擊倒。所以,在為別人「加水」之前,要先要為自己「加水」,自己有足夠的水分之後,才有能力去滋養別人。

    最後,作者提到要為自己和別人的生活增添正向情緒,必須培養為別人加水的習慣。於是他提出創造正向情緒的五種策略︰一是「避免從別人的水桶舀水」,每當與人互動的時候,都要自問是在為對方加水或是從他的水桶裡舀水;二是「凸顯光明面」,每一次互動我們都有機會凸顯事務的光明面,從而為別人的水桶加水。正向情緒可以創造「人際互動的連鎖效應」,假如我們一天為兩個水桶加水,這兩個人再去幫另外兩個水桶加水,十天之後就會有一萬多個水桶獲得挹注。如此連鎖循環,將會有令人不可思議的驚人效果。再其次就是「交友要交心」、「製造驚奇」和「顛覆以眼還眼的黃金律」,聖經黃金律說︰你希望別人怎麼對你,你要先那樣對待別人。我們對別人的讚美與認可,都將影響他的人格形塑和未來的成就,所以,每個人都是創造希望的種子,也是毫不起眼卻有神奇力量的小水滴。

    多數人在他成長的文化中都是很容易指出別人的錯誤,卻很難開口稱讚別人的優點與成就,當我們能重新肯定關懷與同理的價值時,為別人加水就是關懷與同理的實踐,如果我們希望我們的生活環境是友善、和諧與溫馨,那麼,我們更應該期許自己做一個快樂的「加水人」。

 

【勵志文選】小故事大道理~~境界與智慧

    有個寺廟,因藏有一串佛祖戴過的念珠而聞名。念珠的供奉之地只有廟里的老住持和7个弟子知道。7个弟子都很有悟性,老住持覺得將來把衣缽傳給他們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光大佛法。不想那串念珠突然不見了。

    老住持問7个弟子:“你們誰拿了念珠,只要放回原處,我不追究,佛祖也不會怪罪。”弟子們都摇頭。

    7天過去了,念珠依然不知去向。老住持又说:“只要承認了,念珠就歸誰。”但又過去了7天,還是没人承認。

    老住持很失望:“明天你們就下山吧。拿了念珠的人,如果想留下就留下。”第二天,6個弟子收拾好東西,長長地舒了口氣,乾乾淨淨地走了。只有一個弟子留下来。

    老住持問留下的弟子:“念珠呢?”弟子說:“我没拿。”“那為何要背個偷竊之名?”弟子說:“這幾天我們幾個相互猜疑,有人站出來,其他人才能得到解脱。再說,念珠不見了,佛還在呀。”

    老住持笑了,從懷里取出那串念珠戴在這名弟子手上。

這個故事,讓我感悟了很久。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說清楚。然而比說清楚更重要的,是:能承担;能行動;能化解;能扭轉;能改變;能想自己,更能想别人,顧全大局,這就是法。這不僅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大智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