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禮拜不管平面、電子媒體或網路資訊,最火紅的兩個字就是「李安」。李安締造了東方人在以西方觀點看電影的好萊烏世界的多項紀錄。兩次摘下奧斯卡最佳導演,誠如他自己所說:東方文化與西方哲學的融合,並且超越了宗教、種族、性別、慾望、禮教的界線,跨越每個人物的身分,進入了沒有高下的靈魂。李安的成功,其實是他對人性的堅持與尊重。
李安7年前以《斷背山》打敗史匹柏的《慕尼黑》,首獲奧斯卡最佳導演,本屆奧斯卡史匹柏以《林肯》再與李安狹路相逢,結果李安再度出線。
如果從對生命的堅持歷程來看,其實,李安就是史匹柏所執導的《林肯》的化身。史匹柏是在訴說別人的故事,李安則是真實呈現他自己的故事。林肯,七歲被迫外出工作;九歲喪母;二十二歲經商失敗;二十三歲競選州議員落選,同年失業、投考法學院落第;二十四歲再度借貸經商破產;二十五歲再度競選州議員,終於成功;二十九歲爭取擔任州議員發言人失敗;三十一歲爭取成為選舉人失敗;三十四歲參加國會大選落選;三十七歲再度參加國會大選當選;三十九歲尋求連任失敗;四十五歲爭取共和黨副總統提名失敗;四十九歲再度競選參議員落選;五十一歲時當選了美國總統,最後進駐白宮,帶領國家粉碎了奴隸制度,堪稱是「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他的這一份人生履歷中幾乎是被失敗所佔滿,但,儘管如此,美麗的夢想終究實現。
就像李安自己所說:我心裡永遠有一個關於電影的夢。於是與林肯一樣,李安同樣在五十一歲時,獲得第一座象徵電影最高榮譽的奧斯卡最佳導演(2006年的斷背山)。因為有夢想,所以我們偉大;因為有學習,所以我們改變;因為有行動,所以我們成功。李安一路走來的艱辛無庸贅言,他真誠面對自己,如實踐行自己夢想,都足以為我們的標竿與典範。
【小品文欣賞】
一切困難都是為了讓我們更強大~~李連杰
好像是在一次電話採訪中,一個記者曾經問過我一個很好玩的問題:李連杰,你這些年都是一帆風順,你是怎麼變得這麼強大的呢?
這位記者,採訪我之前肯定沒做過認真的準備。首先,我從來不是一帆風順,我在朋友中有個外號,叫”死過一百次的生還者“。從小我父親就過世了,家境實在太差,只好加入武術隊,靠每個月微薄的補貼養活全家;11歲開始我連續5次拿到全國武術比賽冠軍,18歲拍了《少林寺》一夜成名,但立馬,第二年我就摔斷了腿,差點成為廢人;好不容易等到《黃飛鴻》系列電影大賣,我的經紀人又遭黑道槍殺,事業再次陷入低谷......這些都不說,2004年印尼海嘯時,我差點妻離子散命喪異地,當洪水就在你眼前肆虐時,那種內心的驚恐與不捨,又有多少人面對過呢?
也可以理解,問這個問題的人估計從來都只是在電影中了解我,覺得我就是電影中那些硬漢,身懷絕技,從精神到肉體都是天生的強大.事實上,我只是一個血肉做成的普通人,甚至,我比很多人還脆弱,有一段時間,我天天想著出家當和尚。
但是,少林寺的一位高僧卻不同意我這樣做,因為出家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佛家還講究入世修行呢!後來,我去好萊塢發展時,他要我記住一句話:一切困難都是為了幫自已變得更強大!
這話聽起來實在不像是什麼祝福。果然,到了好萊塢,事情並不順利,雖然台灣老闆楊登魁花了上億元幫我打造形象,創造機會,但傲慢的好萊塢並不肯接納我這個身高才170CM的華人。我忍著,直到一次在片場,導演把劇本摔到我臉上,冷冷地問我:你是不是不懂英文,所以劇本沒看懂?
那個晚上,我打電話給那位高僧。他淡淡地說:這些年你吃了不少苦頭,但回過頭來想一想,是現在的你強大,還是過去的你強大?我一愣,想著自已這半生的經歷,的確,那些困難現在看起來都不值一提了,可當時,又何嘗不是逼得自已無路可逃?可見,困難的確在讓我變得強大,至少,讓我的承受能力越來越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