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羅伯˙柯普朗教授在《領導最好的自己》一書中說︰「成功,不該是如何出人頭地?而是你是否充分發揮潛能?」他說每個對自己都有一種期待,希望事情進展順利、不想讓他人失望、不想留下悔恨。所以,歸結每個一個人對自己的期待,不外是追求自我的成功。
而天賦上的個別差異,讓每個人對於自己的成功定義和呈現也就有所不同。吳季剛先生在服裝設計展露頭角是成功;吳寶春先生在麵包創意製作獲得世界冠軍頭銜是成功;王建民先生的伸卡球曾在大聯盟叱吒風雲是成功;林懷民先生創立「雲門」,讓舞蹈律動與禪意的結合知名全球是成功;鄭衍基先生(阿基師)從事餐飲烹調研發,繼而成為國內美食大師是成功;建築設計大師李祖原先生的台北101和高雄85大樓奠定了國際上享有高知名度的台灣建築師之一是成功;郭台銘先生以代工科技零組件創立鴻海集團,成為企業界的標竿是成功;魏德聖先生致力於電影事業的發展,成就台灣電影立足於國際的美名是成功;洪蘭教授鑽研腦神經原理協助人類腦力開發的學術地位是成功;黑幼龍在正向思維、導航青少年勵志向上的卡內基學園是成功;……等等。都是因為個人不同潛能所發展出不同領域的成就。所以,成功的定義應該是個人不同潛能的發揮,只要了解自己的性向、興趣與潛能,朝此目標前進,努力不懈,終有所成。
每個人都佔據了一個望向事物的角度,因此都有一個位子、一個觀點,而且是無可取代的。這也因應了李白在《將進酒》一首詩中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
於是,柯普朗提醒我們應該要經常自問「我是否充分發揮潛能」,並且切實做好實現自我理想的三大要務,就是【了解自己
】、【養成關鍵的能力】及【讓自己在夢想領域從優秀變卓越】。
如果你知道未來絕對會成功,那麼你現在就知道要採取什麼行動?然後,就你自己目前的狀況寫出你三項最拿手、以及最不拿手的技能,不斷審視自己的行動要求,管理好你自己的作息,反思自己的行為和想法,不斷修正與精進。你必然成為專長領域中的佼佼者。
【勵志文選】今天我要加倍重視自己的價值
今天我要加倍重視自己的價值。桑葉在天才的手中變成了絲綢。粘土在天才的手中變成了堡壘。柏樹在天才的手中變成了殿堂。羊毛在天才的手中變成了袈裟。如果桑葉、粘土、柏樹、羊毛經過人的創造,可以成百上千倍地提高自身的價值,那麼我為什麼不能使自己身價百倍呢?
我的命運如同一顆麥粒,有著三種不同的道路。一顆麥粒可能被裝進麻袋,堆在貨架上,等著餵豬;也可能被磨成麵粉,做成麵包;還可能撤在土壤裡,讓它生長,直到金黃色的麥穗上結出成千上百顆麥粒。我和一顆麥粒唯一的不同在於:麥粒無法選擇是變得腐爛還是做成麵包,或是種植生長。而我有選擇的自由,我不會讓生命腐爛,也不會讓它在失敗,絕望的岩石下磨碎,任人擺佈。
要想讓麥粒生長、結實,必須把它種植在黑暗的泥土中,我的失敗、失望、無知、無能便是那黑暗的泥土,我須深深地紮在泥土中,等待成熟。麥粒在陽光雨露的哺育下,終將發芽、開花、結實。同樣,我也要健全自己的身體和心靈,以實規自己的夢想。麥粒須等待大自然的契機方能成熟,我卻無須等待,因為我有選擇自己命運的能力。
怎樣才能做到呢?首先,我要為每一天、每個星期、每個月、每一年、甚至我的一生確立目標。正像種子需要雨水的滋潤才能破士而出,發芽長葉,我的生命也須有目標方能結出碩果。在製定目標的時候,不妨參考過去最好的成績,使其發揚光大。這必須成為我未來生活的目標。永遠不要擔心目標過高。取法乎上,得其中也;取法乎中,得其下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