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

請尊重生命(2014.09.05)

    開學一週,意外頻傳,受傷孩子除了讓人心疼外,也不免令人擔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直是輕忽危機與陷阱所潛在的意外危險性。儘管我們在朝會時間、老師在課堂上三令五申宣導安全的觀念與態度。但是,遺憾的事情卻又一再發生,所有的意外,泰半以上都是自己過於大意,而意外所留下創痕,輕者留下疤記,重者後遺症跟隨一輩子,再不幸者,生命恐怕就此打住了。

    這讓我想起有人曾把身體和身外之物用10來做比喻。健康的身體是1,身體以外的功名利祿全都是0,只要1存在,0才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因此,要有平安健康的身體,除了注意日常生活中潛在的危機外,也務必養成運動的習慣和積極樂觀的心靈,如此,身心靈健全,才能遠離對生命身體的威脅。【運動經典語錄:學會如何愛自己...】有一句話說︰I don't work out because I HATE my body.I work out because I LOVE it.我不喜歡運動是因為我恨我的身體,我運動是因為我愛我的身體!愛護自己的身體,尊重自己的生命,是我們最基本的養生原則。

    生存、生活、生命,是精彩人生的三部曲,有了生存才能更進一步講求生活的品味和生命的價值。下面有一則故事,或許可以啟發同學們不同的想法:

       媽媽要我載她去購物,煩啊,我還有事要做耶;哥哥向我借車,心中百般個不願意;弟弟又打電話來說要繳書籍費,呼,賺錢真辛苦;家長跑來訴苦著小孩教養問題不想聽;同事晚上打電話來抱怨心事,真想掛斷;車子髒了,要洗車;狗狗發臭了,要洗澡…煩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難免心煩氣躁;生活的瑣事,日復一日,有時,連動口吃飯都覺得煩,怎麼天天有一大堆做不完的事。
直到有天到醫院探視因不小心吸入一氧化碳而中毒的朋友,看到昔日生龍活虎,活躍在職場上的大建築商,現在居然只能包著尿布,四肢扭曲變形,鼻孔插著胃管,咽喉處開了一個洞放著一根管子。
到了進食時間,只聽護士說了一聲「吃飯了」就開始用一根大針筒,很快地注入一堆糜狀的食物到朋友的胃管,不消一兩分鐘的時間,再聽到護士說:「好了,吃飽了」,朋友無奈地看著我。
出事的前一餐,那天我與他同桌,還記得他那時邊吃邊抱怨的情景。
如果當時他知道那是他有生之年最後一次能夠用嘴巴咀嚼食物,用味蕾感受美味,我想,那一餐他一定吃得又香又甜!
出了醫院的大門,回想生活的點滴,告訴自己,要歡歡喜喜載媽媽去購物、借哥哥車子、替弟弟繳書籍費、聽家長傾訴、洗車、洗狗…,這些煩人的生活瑣事,也許不再是日復一日,或許是生命中的最後一次。
珍惜每一次與人、事因緣相聚的時刻,用歡喜心來完成、結緣與布施。
人的相處,要有一種觀念,不是修福就是修慧,換言之,就是幫忙與學習。修福就  是幫忙別人,修慧就是學習他人的經驗、優點。如果發心正確,生活中雖然有煩心的事,只要念頭一轉,就不會覺得是一件苦差事,因為有機會幫助別人,會增長福德,對自己與他人都有好處,所以會歡喜布施才對! 許有人會想,別人的責罵、刁難,很難讓人領教。
如此想也是對,但人生中,有很多是需要忍耐,如果當下能當作是一種學習「忍」,相信「苦」的情況就會改善。因為學習中的人,耐力總是比較大。要深知,
 人生要碰到的事情很多,也不是你想如何就如何,只要學會全然接受一切,一切就會變得越好,記得隨時感恩身邊一切人、事、物。
人生中,來幫助你的人,不會在臉上寫著『我是來幫助你的』,每一次的『發生』,都是上天的邀約。
    孔子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這是一則闡述孝道的經典,然而,孝順父母就必須從愛護自己的身體做起。

   

 【生活小溫馨】

人生最美的7個笑容....

 1.被人誤解的時候能微微一笑,【素養】
 2.受委屈的時候能坦然一笑,【大度】
 3.吃虧的時候能開心一笑,【豁達】
 4.無奈的時候能達觀一笑,【境界】
 5.危難的時候能泰然一笑,【大氣】
 6.被輕蔑的時候能平靜一笑,【自信】

 7.失戀的時候能輕輕一笑,【灑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