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就每一位孩子,就必須從提升教育品質開始,而提升教育品質的重要關鍵,除了強化教師專業能力外,親、師、生對於全人教育的觀念與態度必須徹底改變,唯有讓每個人的天賦得以自由,每個人的優勢潛能得以被發現、被尊重、被開發,孩子一生的努力才會被肯定。
日本知名教育學者佐•藤學先生所倡導的「學習共同體」教育理念,目前在台灣興起了一股熱潮,其本人也先後兩次來到台灣與各界先進學者們交換彼此的意見。佐•藤學先生強調學習的主軸應回到孩子的身上,孩子們的相互討論、彼此分享,才是學習的重要途徑,而教師的角色是協助孩子找到他們學習的方向。
是故,輔導處辦理的2014安溪夢想城的呈現,就成了同學們發掘自我、探索自我、成就自我的最好活動歷程。職涯發展必須透過不斷地試探、斟酌及價值澄清的方式來確定適合自己的方向。而每種職業都有他各自的特性,不同的人對職業意義的認識,對職業好壞都有不同的評價和取向,這就是所謂的職業價值觀。
職業價值觀決定了職業期望,影響著我們對職業方向和職業目標的選擇,也決定著我們就業後的工作態度和勞動績效水平,更重要的是決定了職業發展情況。哪個職業好?哪個崗位適合自己?從事某一項具體工作的目的是什麼?這些問題都是職業價值觀的具體表現(MBA百科)。
所以,我經常跟同學提及:「有了目標,路途就不再遙遠」在這次職涯試探的活動中,有人以廚師阿基師做為標竿、以曾雅妮做為榜樣、或以沈芯菱做為典範、以郭台銘、林懷民、賈伯斯、謝震武……等做為自己追尋的目標。但,無論我們選擇甚麼類型職業?重點是我們都要能確實掌握自己的目標,努力實踐,人說:「築夢踏實」只要努力,美夢一定會成真。
【勵志文選】---生氣1小時等於熬夜6小時
曾有心理學家通過病例分析發現,生氣1小時造成的體力與精神消耗,相當於加班6小時。人的負面情緒得不到釋放,會導致血壓升高、胃腸紊亂、免疫力下降等,引起皮膚彈性下降、色素沉著,甚至誘發疾病。因此,生悶氣就是對自己施加酷刑。人活於世,五味雜陳,遇到讓人生氣的事,我們需要正確應對。
有時候,我們一連幾天都情緒很差,這往往是由很多小事積累而成,此時不妨試試“糟糕分割法”。把糟糕的一天分割成一個個“讓你感到糟糕的事”,靜下心來回想每一件事為何讓你有不好的感覺。通過思考,你會驚奇地發現,其實很多事沒什麼大不了,你甚至會為自己那些滑稽的習慣性思維發笑。即使有些事的確很糟,但當它被拎出來單獨看待時,你會覺得併沒有想像中那樣讓人難以接受。
“向外”,找到宣洩的出口
傾訴能釋放情緒,但要找到好的聽眾。好聽眾並不需要幫忙解決問題,只要願意聽、別指責、能適時分享自己的經歷就好。通過交流,我們會發現自己的經歷並不是最糟的。傾聽也有助於平復自己的內心,他人的經歷能使自己變得釋懷,並且有人做伴的感覺會讓我們沒那麼難受。平時,你願意做朋友的優質聽眾,當你有需要時,他們也會成為你的好聽眾。另外,運動、聚會、唱歌也是很好的對外宣洩方法。
---------------------------------------------------------------------
溝通是人與人群居生活共事主要要事,人們會因為生活背景的不同,想法不同而造成分歧,要通過磨合期就是要溝通。
通期間,你我他是否都有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看事情,還是只是一味的從自己的角度來去看世界呢?值得發人深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